品牌作为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、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,鲜有企业会轻视在品牌上面的投入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如果同是一家中国内地企业生产的运动服,只要某一批衣服上贴上耐克商标,其价格就可以比“无品牌”的衣服翻上几番。
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,品牌已经不仅仅是个符号,而是一口藏满了黄金的矿井。所以,关于企业强化“品牌”、大力塑造“品牌”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原因已经不言而喻,说破大天,最主要的还是为了“溢价能力”四个大字。
因此,早在韩尚优品之前,国内就已经有诸多传统企业选择了“去品牌化”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,而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具备如下特点:价格弹性小、特殊含义少、功能性更突出
今天主要为大家分析“价格弹性小”这一块儿:
所谓的价格弹性小,指的是同一种产品,在不同品牌间价格差别很细微。
举几个很典型的例子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:筷子、勺子等家具用品。消费者鲜少去关注筷子、勺子的牌子,因为在消费者看来,这些产品无论在功能或外观上都没有什么不同,不同品牌诸如此类的产品差异性也极其细微。
例如,韩尚优品卖得很火的一款勺子,售价大概是在六七块钱,在同类型、同材质的产品中,基本都是处于这个价格波动范围;还有一款年末会卖得很火的“年年有余合金筷”售价大概是19块钱五双。
这些商品的价格区间往往窄而小,且与品牌本身关系不大。因此,为了多一块和少一块的“价格弹性”,品牌在营销方卖弄大费周章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未免得不偿失。